蜜雪冰城,这回是线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敲锣上市,开盘首日暴涨43%,总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让沉寂已久的港股市场一片沸腾。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4.6万多家门店,超过星巴克,在全球现制饮品企业中排名第一。
要知道,上一次见到这种局面,还是去年的“老铺黄金”,但那一次的认购倍数也不过300倍而已。
更夸张的是,蜜雪冰城发行股价202.5港元,比老同行“奈雪的茶”上市时的发行股价19.8港元,高了足足10倍。
19岁的张红超离开老家河南商丘,独自来到郑州,刚下火车就急匆匆地跑到银行,把奶奶给的3000块钱存了起来。
钱是路上被汗水浸湿的,这笔钱是奶奶一辈子的积蓄,一分一毛攒下的,全都拿来给他创业。
回到住处后,再凭着记忆熬制糖浆,浇在自己刨的碎冰上,切上新鲜水果,调制出各种口味的刨冰。
1999年,他在郑州一处城中村里,租了间门店,花800块钱买了台二手的冰柜,又用架子和电机焊了台刨冰机,重新开启了创业之路。
门店取名“蜜雪冰城”,代表着“甜蜜”和“冰爽”,但制作牌匾的师傅搞错了名字,写成了“密雪冰城”。
2003年,在创业的第6个年头,张红超在母校河南财经学院西门对面,低价租下了一处废弃厂房,店铺这才稳定下来。
在进行了一番装修之后,他把店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卖冷饮,一部分做餐厅,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也能避免冬季的空窗期。
学校周边消息灵通,从过来吃饭的学生口中,张洪超得知市面上出现了一款日本进口的蛋筒冰淇淋。
于是,他再次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买来原材料自己捣鼓,又专门跟老师傅学了做蛋卷的技术,做出了自己的蛋筒冰淇淋。
与市面上的普通冰淇淋相比,奶香更浓郁,蛋筒更酥脆,最重要的是,他只卖2块钱。并且在自己餐馆吃饭的,还能再便宜1块钱。
当一二线城市被二三十块的茶饮占据的时候,张红超将目光投向了被忽视的下沉市场,打造年轻人喝得起的奶茶。
同行们讲究高大上,奶茶动辄宣称用的是百年古树上的茶叶,奶源来自澳洲、欧洲等等。
真诚往往是必杀技。靠着便宜的价格和不错的味道,蜜雪冰城渐渐俘获了一大批拥趸,在郑州站稳了脚跟。
张红超从不对标竞争对手,也不跟随市场潮流,他只是精确地算出自己的成本,再加上微量毛利,以此作为产品的最终售价。
这种精打细算,让6元的奶茶和4元的柠檬水成为现实,也逐渐成了蜜雪冰城的核心竞争力。
生意日渐火爆,亲戚们见能赚钱,纷纷加入进来,在张红超的带领下,开起了加盟店。
亲戚们通过开店赚钱,而这些店面也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成了蜜雪冰城的活招牌,在当地形成连锁,扩大了蜜雪冰城的规模,并吸引着更多加盟者的入驻。
张红超的弟弟张红甫,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的蜜雪冰城,用张红甫自己的话讲,他算是蜜雪冰城的“创1.5代”。
兄弟俩分工明确,张红超负责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建设,张红甫负责品牌运营和日常管理。
创业阶段,企业规模小、业务单一,家族成员间的默契配合,往往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而当企业壮大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家族成员间的关系网,则很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我们熟知的阿迪达斯和彪马,运动服饰界的两大巨头,创始人阿道夫和鲁道夫,就是一对亲兄弟。
两人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闹到老死不相往来。
张红超离开后,张红甫放开手脚,加大招商力度,把门店由原来的200多家,开到了2000多家。
这时,张红超给他打来电话,提醒他,去加盟商的店面看看吧,向南向北都跑一跑。
有的门店卫生条件一塌糊涂,有的门店用料缺斤少两,还有的门店拿变质的柠檬做饮料,简直是把品牌往死里搞。
此后有序扩张,在完善的供应链加持下,2024年末,门店数量突破4.6万家,其中包括海外门店4800家,覆盖印尼、越南、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
低廉的价格,亲民的定位,让无数人对它有一种偏爱,哪怕钱包收紧时,也不会将之抛弃。
优质低价永远是世界的通行证,而完善的供应链,则是蜜雪冰城保持优质低价的关键因素。
比如在采购上,张红超为蜜雪冰城搭建的采购网络,延伸到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直接对接原料产地,以消除中间成本。
并且,由于体量庞大,蜜雪冰城能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有更充足的议价空间。
此外,蜜雪冰城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投建了五大生产基地,占地面积79万平方米,超60%的饮品食材为自产,其中核心原料100%实现自产。
单品爆款、低价策略、供应链整合,这套组合拳,让蜜雪冰城从行业中脱颖而出。
而如今,随着蜜雪冰城的港股上市,这家草根企业也正式登上国际平台,瞄准海外更大的万亿级市场。
在现制茶饮这条赛道,两兄弟正带领“雪王”搅动市场,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022年,张红超和张红甫二人签署了《张红超与张红甫之一致行动协议》,其中明确: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双方应尽量协商一致,否则以张红超的意见为准。
当激进与保守碰撞,他们选择将分歧锻造成企业成长的阶梯。这对从河南田间走出的兄弟,用最朴素的东方智慧诠释了现代商业的真谛:家族血脉可以成为企业基因,但唯有打破血缘的桎梏,将兄弟情义升华为互补共生的商业哲学,才能让草根传奇延续。文/牧龙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