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身边的美食博主们都在晒自己拿到的一张邀请函,红色底板的那种哦:
下周一(4月29日)上午,2024杭州米其林美食指南将正式发布,大家又在猜测了:去年上榜的今年还会继续在榜上吗?今年会不会有二星?好像三星也不怎么敢指望啊是不是?
还是要先稍微科普一下米其林美食指南的故事。1900年,汽车旅行刚起步。米其林轮胎的创办人为了更好地给开车的客户提供服务,专门做了个小册子,把各地的餐厅、旅馆、加油站、汽车维修点什么的实用信息印在上面,小册子就放自家店里,等人家来修轮胎的时候就看到,于是就有了第一本《米其林红色宝典》。
小册子每年都在更新,1926年《米其林指南》开始用星星来做标记,也就有了米其林星级餐厅;1931年再以交叉的汤匙和叉子来表示餐厅的等级;而且后来就不再赠送,感兴趣的人要到书店里购买。
虽说这是一本由轮胎企业创造出来的美食指南,但他们自有一套严格的评定方法,由N个美食密探在一年中进行N次暗访,然后再经总部评审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才能敲定。星级餐厅分为三档,三星最高(卓越的烹调,值得专程造访),接下来是二星(烹调出色,值得绕道前往),一星则是优质烹调,不妨一试。
米其林指南从最初的法国版,渐渐扩张到欧洲,再远走全球,他们的评定系统在欧洲可以说是极具权威,厨师们对上星很上心,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美食爱好者去摘星。当它来到中国的时候,却引发了一些争议:饮食习惯不同,审美也不同,烹饪体系也不同,法国人懂中餐吗?
去年米其林美食指南首次来到杭州,也只有看到完整的榜单,我们才知道米其林美食指南除了评定正式的星级榜单,还有平价路线的必比登推介,以及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榜。看到榜单,杭州人爱吃面实锤;看到榜单,六家一星是众望所归,没有二星却是意难平。
尽管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都对米其林美食指南不以为然,觉得杭州的美食不需要法国轮胎品牌来评定,但无可否认,米其林美食指南给杭州的美食界带来很大影响。首先是这两年来,开出不少人均500元(及以上)的餐厅,装修、菜品、服务,无一不是以米其林星级餐厅为目标,很多90后厨师都以米其林为职业梦想。
其次对小吃店来说,也是前途充满阳光。且看王氏烧饼与无名氏面馆,上榜后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打卡轰炸,倍受关注。每个辛苦烧面的老板都觉得,自己也是能冲顶的!
前几天,我对几家上榜餐厅做了简单的采访。Ambré Ciel珀·餐厅是2023杭州米其林指南中的一星餐厅,餐厅的刘店长告诉我,作为榜单上唯一的法餐,这一年来他们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到店的客人也增加了。
而龙井草堂也感受到明显的变化,他们那里来了很多“长枪短炮”,一直很幽静的餐厅都热闹起来。
在八卦新村,有很多客人都是奔着米其林去德明饭店的,也有不少顾客吃完饭才发现是米其林上榜餐厅,就会发出惊叹:“哇,这里还是米其林哎!”金仲帮的老板娘也说他们接待了相当多的新客。
还有寻味江南,自去年上榜以来,包厢就天天供不应求,其中以外地客人为主,这种爆发性的增长,倒逼着老板兼主厨朱进每天花更多心思去采购食材,去开发新菜,去提升品质。
而福缘居的郭连宝,他保持着一贯的迷茫,去年说“没人来叫我参加活动唉,我是蒂头(杭州话,意思是无关紧要的人)吧,这么不重要?”,今年是“我也不晓得有多少客人是冲着米其林来的,天天排队,生意都来不及做”。
与媒体高调晒不同,餐厅有没有收到邀请函说起来是“保密”的,毕竟按照去年的套路,收到邀请就意味着上榜,问题只是出现在哪个榜单上而已。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大胆猜测,像紫薇厅、解香楼、Ambré Ciel珀·餐厅、寻味江南,很可能会继续上榜,同时去年下半年新开的如院也将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