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的关键节点,醉得意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正释放出明确的行业信号。7月26日,其举办的首届“中国炒鸡节”落地福州仓山万达广场。这不仅是一场品牌营销事件,更被视作中式正餐头部品牌向“质价比”转型的实践深化。
回溯一个月前,醉得意在永定土楼举办的《复活千年客家味》发布会上,已率先宣告将通过“新战略、新店型、新视觉、新产品、新体验”五大升级组合拳赋能品牌升级,引领中式正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对于醉得意而言,品牌成立12年来的首次发布会,不仅是从“家常菜大王”向“中国炒鸡第一品牌”的战略定位宣言,更是中式正餐头部品牌对“质价比”赛道的主动卡位。
将时光轴拉回至2013年,醉得意在福州三坊七巷开设首店,自此便以亲民的价格和超预期的品质,开启“现炒家常菜品牌”的全国化征程,先后入驻北京、湖北、山东、湖南、广东、浙江、江西等省份。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5年6月,醉得意全国门店已超370家,成为中式正餐门店数TOP3的品牌,年接待家庭超6000万人次。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其通过供应链优化、现炒工艺标准化构建的“高性价比”护城河,而这也是品牌“质价比”升级的坚实基础。面对消费者对吃得安心、吃得讲究的需求升级,品牌创始人彭林明提出“食品安全、预制菜问题、国民健康”三大升级方向,直指质价比核心:
品质锚点:将招牌“大王炒鸡”迭代为“山茶油炒土鸡”,以非遗工艺+健康食材+健康油品提升菜品价值,通过可感知的品质差异让消费者为“质”买单。
信任重构:针对预制菜争议,以“现炒”为核心卖点,强化新鲜现做的工艺标签,破解行业标准化与新鲜感的矛盾,夯实质价比的信任基础。
心智占领:品牌Logo从“黄底熊猫”升级为“绿色公鸡”,以强视觉符号聚焦“炒鸡”品类,让质价比认知与品牌形象深度绑定。
这场战略跃迁,不仅预示着醉得意向品质进阶,也暗合当前行业两大核心趋势:一是消费者需求从性价比敏感向品质体验敏感跃迁,二是头部品牌从供应链、门店数竞争转向文化附加值、场景体验竞争。
当下,“一道菜战略”正在成为头部品牌穿越周期、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抓手。所谓“一道菜”,并非简单聚焦单款菜品,而是通过代表性招牌菜在顾客心智中建立精准认知锚点。这其中需要综合考虑消费者认知基础、供应链成熟度、竞争壁垒构建及健康趋势预判等,实现心智占位后,还需围绕招牌菜进行味型迭代、器皿创新、菜品结构优化、门店体验升级与整合传播……通过系统性资源聚焦持续夯实品类主导地位,最终形成“创造顾客-留住顾客”的良性循环。
醉得意便是通过战略调整,将原本并行的醉排骨、片片鱼、大王炒鸡三道招牌菜,聚焦为一道招牌菜“山茶油炒土鸡”。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的缩减,而是基于对行业规律的深刻洞察——通过资源集中实现产品力的极致突破。
鸡肉作为国民饮食刚需品类,具备“无鸡不成宴”的文化共识,且供应链成熟度高、价格波动小,为招牌菜规模化提供稳定保障。醉得意锚定“山茶油炒土鸡”这一招牌菜,以“现切现炒”的锅气感切入市场,既契合中餐对烟火气的追求,又与预制菜形成差异化竞争,更能通过供应链、研发、营销的资源聚焦,实现性价比与品质可控的双重目标。
具体来看,醉得意一方面在食材与工艺上进行多维度升级:首先,将白羽鸡替换为无激素、无抗生素的林下散养中华土鸡(黑脚鸡),其肉质紧实、香味浓郁,每百克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鸡高约5克,铁含量亦更高,从源头保障品质与健康;其次,选用非遗古法压榨的山茶油,以独特的清香提升菜品风味层次。
另一方面,为打消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顾虑,醉得意坚持“四时鲜野,非遗现做”的运营理念,即遵循自然节律,甄选当季新鲜的原生态食材,并采用开放式厨房设计,实时展示土鸡现点、现切、现炒的全过程,以“明厨亮灶”构建透明化信任体系。
同时,品牌还联合中华土鸡、山茶油等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建立全链路食材溯源机制,成立“安心餐桌供应链联盟”,从源头到餐桌确保食材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可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以说,这一系列革新不仅精准契合当代消费者对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健康需求和对新鲜、本真味道的追求,更将非遗的匠心与现做的烟火气完美结合,为品牌打造“排队王”口碑奠定坚实基础。
据福州仓山万达广场相关负责人透露,自醉得意品牌升级发布会以来,醉得意万达店已掀起“排长队、翻台快”的消费热潮,山茶油炒土鸡更成为食客到店必点的招牌菜。
尚普咨询也基于2024年中国炒鸡品牌销量、规模及心智指标的调研数据,授予醉得意“中国炒鸡第一品牌”认证。这一市场反馈与权威认证,共同印证了其向“质价比标杆”跨越的战略升级已精准契合市场需求。
餐饮竞争规律与趋势分析表明,个性化地方特色菜品比常规菜品更具价值与吸引力。醉得意的“山茶油炒土鸡”,是通过“复活千年客家味”在菜系竞争中形成独特辨识度。品牌结合系统性菜品结构升级打造差异化特色,将有效摆脱中餐同质化竞争困境。
这一战略的背后,离不开品牌创始人对客家文化的深刻洞察与坚守。彭林明深谙客家饮食“南材北烹、山材承作、四时鲜野”的烹饪精髓,始终怀揣对故乡风味的眷恋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客家菜讲究“咸、香、肥”的传统底色,注重食材本味,善用酿、焖、炒、焗等技法,而醉得意正以“传承者+创新者”的双重身份,让这一古老饮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
为此,彭林明透露,醉得意将系统性、持续性地挖掘客家饮食文化遗产,如每年在全国门店推出严格遵循古法工艺或融合现代健康理念创新演绎的客家古早味,让散落于民间的千年味觉记忆重新焕发光彩。
这种对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不仅丰富了品牌菜单的文化厚度,更是对中华饮食文化,尤其是客家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事实上,此前选择在永定土楼举办战略发布会,正是对客家文化发源地的深度溯源,是强化品牌与文化根脉的绑定。
正因如此,“复活千年客家味”不仅是醉得意品牌战略发布会的主题,更是其长期坚守的产品战略。用彭林明的话说,“醉得意不会是一个‘生意品牌’,而是一个给社会和居民带来‘美好和美味’的国民品牌。”
据悉,在文化赋能品牌内核的同时,醉得意的规模化布局也同步推进。赢商网了解到,品牌战略升级后将同步启动“百城千店”扩张计划,具体涵盖三大核心目标:
在城市布局上,逐步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及重点城市,实现“100城”深度渗透;
在用户运营上,计划构建2000万会员体系,通过建立健康饮食档案,提供定制化的餐食推荐与服务。
醉得意的此次品牌升级,是对餐饮行业趋势的精准回应:以健康化(食材升级+非遗工艺)夯实基础,以文化赋能(复活千年客家味)创造特色竞争力,以场景体验(炒鸡节)引爆流量。
这一战略跃迁,本质也是餐饮行业“价值竞争时代”的缩影。当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价值敏感”,品牌竞争就从“门店数量比拼”进入“心智占领”的高阶阶段。醉得意以“炒鸡”为支点的全链路升级,或将推动更多中式正餐品牌思考:如何在规模化基础上,通过“招牌菜极致化+文化符号化+品质可视化”构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