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花集团、春雪食品、龙大美食、一刻厨神等上榜中国预制菜领军企业50强、中国食品行业百强;莱阳梨、大花生、果蔬、生猪、白羽鸡和乳业6条产业线并驾齐驱……说到我市的食品产业链,有着“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的莱阳自是一马当先。
16条产业链是万亿之城的强力支柱。继生物医药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链之后,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食品产业链。近日,“党报车社科专家话发展”活动邀请专家走进莱阳,一起感受“莱阳味道”的无穷魅力,一起研讨舌尖上百亿级产业的“新食代”。
走进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党建综合体,“中国预制菜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之乡”几个大字格外耀眼。宫保鸡丁、酸汤肥牛、海鲜披萨、速冻水饺……展厅内摆放的各种预制菜产品,让社科专家们目不暇接、惊讶不已。
莱阳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发源地之一,有着近四十年的食品制造和预制菜生产、出口历史,拥有全国门类最全、品质最优的千亿级绿色食品、百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2023年4月,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为莱阳市授牌“中国预制菜第一市”。这一称号极大提振了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叫响了“莱阳味道”区域公共品牌。“2025年,全市预制菜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达到1200家,其中规上企业159家,莱阳的龙大、鲁花,牟平的仙坛,福山的益生,蓬莱的民和,招远的双塔,芝罘的喜旺,龙口的格润福德等企业纷纷发力预制菜赛道,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专家温宝莉老师介绍。
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的专家团队小分队由贡汉生、刘欢和张风雪组成,他们主要围绕课题《怎样解锁美食“新食代”》和《舌尖上的“便捷革命”》开展研究。所以在调研过程中,他们的侧重点主要放在解锁预制菜的“未来‘食’代”,探寻更深层次的“新食代”。
作为“中国预制菜第一市”,莱阳绿色食品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加工企业达到115家,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预制菜产值152.3亿元,获得全国首个“中国绿色预制菜之乡”以及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入选工信部“全国十大预制菜基地”、全国十大预制菜创新发展地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正迈向更高台阶。
走进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在春雪食品智慧生产线上,植物饲养、宰杀分割、原料处理、预制加工、自动包装、自动出入库等环节一目了然。在智能温控的鸡棚内,数万只白羽肉鸡在标准化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春雪食品是从养殖源头开始进行品质把控的,目前我们拥有200多家直属养殖场,产品来源可追溯、品质有保障。” 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郑钧介绍,在宰杀分割加工厂,从毛鸡原料放血、打毛到预冷、分割、修剪等环节全程实现自动化。在这里,每天可宰杀白羽肉鸡15万只。“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供应商超、快餐、便利店、电商、食品加工和批零业,出口市场主要面向日本、韩国、欧盟、英国、俄罗斯、中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龙头引领,链式发展抱团聚势,让“莱阳味道”飘满全球。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大众餐桌,是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专家陈俊老师对预制菜调研兴趣颇深,“不管是春雪食品,还是其他预制菜品牌,创新永远是最亮点,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让预制菜的市场空间更宽广。”
在与天府科技集团董事长姜志德座谈过程中,他回顾了集团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公司围绕预制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原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航天技术将过去的油炸、蒸煮、加热升级为冷冻干燥,做出的产品受到日本等国家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山东工商学院专家朱洪涛老师的调研很认真,记录也很详细,“莱阳食品产业历史悠久,政府扶持力度很大,所以发展得很快,未来需要在标准体系完善、全链条预制菜追溯标准建立上再下功夫。”
近年来,莱阳市以打造中国“云厨房”、世界“菜篮子”为目标,建设龙大美食调理食品、春雪智慧工厂、三川食品中央厨房等一批重点项目。预计到2025年底,该市预制菜产能将达到120万吨,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形成百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叫响了“莱阳味道”品牌的同时,也打开了属于舌尖上的“新食代”,让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