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多次尝试在港交所上市,但均未能成功。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2024年6月和2024年12月,
绿茶集团于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但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不佳,开盘价为7.19港元/股,随后跌破发行价,盘中一度跌近7%,截至午市收盘,股价报6.79港元/股,下跌5.56%。
Wind数据显示,4月以来港股有6只新股上市,绿茶集团是唯一一只未能在上市首日高开的公司。
根据此次绿茶集团披露的新股配发结果,最终发售价为每股7.19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7.46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项下最终发售股份数目为8418.2万股,国际发售项下最终发售股份数目为8418.2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317.5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7.2倍认购。从认购来看,绿茶集团受投资者青睐程度弱于同期的沪上阿姨,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而更早前的蜜雪集团获5258.21倍认购。
绿茶集团在业内有“初代网红”餐厅之称,招股书显示,绿茶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于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了第一家绿茶餐厅,并建立了全国餐厅网络。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4月14日,绿茶集团已开设489家餐厅,覆盖中国21个省份、四个直辖市、两个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024年,绿茶集团开设了120家新餐厅,并计划于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和213家新餐厅。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4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2022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25亿元、3.03亿元、3.6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绿茶集团的外卖业务占比在2024年走高,这也让餐厅的翻台率出现波动。2022年至2024年,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分别为2.81、3.30、3.00;人均消费则持续下滑,分别为62.9元、61.8元、56.2元,创近年来新低,毕竟在2023年以前平均消费还在 60 元以上。
2024 年,绿茶所有地区的同店销售额都减少,每家餐厅平均销售额为1033万元,低于 2023 年的1151.9万元。对比来看,2023年同店销售额整体增长26.2%,但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下滑10.3%。
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2024年同店销售额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普遍改变,以减少外出就餐的支出和次数。不过,绿茶集团还表示,就同店增速而言,公司的表现优于大多数同业。
绿茶集团2024年的同店销售额、翻台率、人均消费等核心经营指标较2023年有所倒退。作为衡量餐饮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的下滑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担忧。
餐饮行业的竞争激烈,且市场饱和度较高,投资者可能对其未来的增长空间存在疑虑,对其投资的动力相对不足。
本次港股IPO募资,绿茶集团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展餐厅网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绿茶餐厅的战略性扩张计划,拟在2025年至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并布局下沉市场与小型门店。然而,绿茶集团在下沉市场也面临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随着其他品牌的下沉化推进,绿茶集团在下沉市场的“时间优势”逐渐被拉平,其未来的扩张效果和盈利能力仍需时间验证。
“民以食为天”。问题也是餐饮企业关注的重点。据此前公开报道,绿茶餐厅的后厨存在卫生隐患。例如,2020年8月,石家庄桥西万象城店被曝出后厨员工食用客人菜品、熟食放在垃圾桶上、待加工肉类食材堆放在地上、餐具未消毒等问题。此外,杭州和合肥的绿茶餐厅门店也曾因类似问题被责令整改。
同时,绿茶餐厅的食品供应链管理也存在问题。例如,2021年,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第一分公司生产的绿茶葱香烤鸡被检出大肠埃希氏菌超标,不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此外,杭州景昙路分公司制作的酸辣捞汁蛰头铝残留超标。
绿茶餐厅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了品牌形象,还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例如,黑猫投诉平kaiyun手机网 开云登录网址台上有关于食品质量不过关、吃出蟑螂、菜里有头发等问题的大量投诉。此外,网络舆论对绿茶餐厅的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发酵,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其食品安全管理的担忧。
绿茶餐厅的预制菜使用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24年3月,有媒体曝光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售卖的“佛跳墙”是预制菜,且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字样。尽管绿茶餐厅随后表示已下架相关预制菜品,但这一事件仍引发了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和品质的担忧。
此外,证监会kaiyun手机网 开云登录网址曾在绿茶集团第四次冲击上市时,专门要求其说明预制菜占比及供应链合规性。这进一步凸显了预制菜在餐饮行业的敏感性,以及消费者对餐饮企业透明度的高要求。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已计划自建预制菜供应链,预期该设施产生的约90%半加工食品将供应绿茶全国餐厅,余下10%出售给消费者。招股书披露,绿茶将大量菜品转化为由中央厨房统一处理的预制菜。
在当前消费整体低迷、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绿茶集团的品牌力和产品力在快速迭代的餐饮市场中逐渐减弱,翻台率和人均消费均有所下滑,上市首日破发,绿茶集团的战略性扩张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仍需观察。(《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