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更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显示,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支付宝本次调整源于今年年初蚂蚁集团调整投票权结构,调整后不再存在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2023年1月7日,蚂蚁集团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要求,推动股东投票权与其经济利益相匹配,蚂蚁集团主要股东及相关受益人拟实施权益变动。权益变动的核心是蚂蚁集团主要股东投票权的变化,从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行使股份表决权,到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
调整前,马云为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调整完成后,蚂蚁集团包括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在内的各主要股东彼此独立行使所持有的蚂蚁集团股份表决权且无一致行动关系,各股东未单独或共同在蚂蚁集团股东大会层面形成控制,也不存在任何股东所提名的董事人数超过全体董事半数的情形。因此,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支付宝(中国)本次调整,即受此影响。此外,蚂蚁集团旗下包括恒生电子、国泰产险同步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支付宝(中国)作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接受央行的日常监管。而恒生电子和国泰产险,分别需要满足上市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相关公司在蚂蚁主要股东投票权结构完成调整之后,需要再做公告,这也意味着,蚂蚁的调整事项已经顺利完成推进。
1月8日,恒生电子(600570.SZ)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要求,推动股东投票权与其经济利益相匹配,蚂蚁集团主要股东及相关受益人拟实施本次权益变动。12月29日,恒生电子发布公告称,权益变动的相关各方已履行完相关程序,并于12月28日完成本次权益变动的交割,本次权益变动相关安排已根据相关文件的约定生效,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恒生电子控股股东仍为恒生集团,恒生电子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泰产险”)12月29日同样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集团”)通知,其于2023年1月7日公布的股东上层结构调整, 相关各方已履行完相关程序,并于12月28日完成本次调整的交割,本次调整相关安排已根据相关文件的约定生效。 本次调整完成后,国泰产险控股股东仍为蚂蚁集团,国泰产险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科创板日报》12月30日讯(记者 黄心怡)近日,央行发布银许准予决字〔2023〕第189号文,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12月29日晚间,恒生电子和国泰产险也分别发布公告称,由于蚂蚁集团股东上层投票权结构调整的相关各方已履行程序并完成交割,蚂蚁集团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作为蚂蚁集团的关联公司,恒生电子和国泰产险亦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科创板日报》了解到,相关安排在2023年1月蚂蚁公告对股东上层结构进行调整已经确定。今年初,蚂蚁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蚂蚁集团拟在董事会和股东层面采取一系列升级举措,包括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股东上层结构调整等。
其调整的核心是蚂蚁集团将成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从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行使股份表决权,改变为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调整后,蚂蚁集团各主要股东彼此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且无一致行动关系,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有业内人士表示,支付宝(中国)作为第三方支付公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司,接受央行的日常监管。而恒生电子和国泰产险,分别需要满足上市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相关公司在蚂蚁主要股东投票权结构完成调整之后,需要再做公告,这也意味着,蚂蚁的调整事项已经顺利完成推进。
根据蚂蚁主要股东投票权的调整方案,君瀚、君澳两个作为蚂蚁集团主要股东的有限合伙企业,其表决权由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而支付宝、恒生电子、国泰产险等作为蚂蚁的关联公司,也随之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题的是,近年来,蚂蚁集团采取了一系列公司治理相关的举措。蚂蚁集团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强化了和股东阿里巴巴集团的隔离。而在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已经达到半数,还成立了包括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内的六个专门委员会。
11月24日,有关马云入局预制菜的消息不胫而走,A股预制菜概念股冲高。据Choice数据,截至当日收盘,预制菜概念49家公司中45家收涨,其中盖世食品(836826.BJ,股价8.26元,市值9.7亿元)涨幅高达29.87%,国联水产(300094.SZ,股价5.42元,市值61.44亿元)、惠发食品(603536.SH,股价9.43元,市值23.07亿元)、味知香(605089.SH,股价40.11元,市值55.35亿元)分别收涨14.35%、10.04%以及5.14%。
消息面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11月22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家厨房)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PAU JASON JOHN,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目前,马家厨房已完成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证照备案。
对于这家新公司,市场关注点更多聚焦在马家厨房背后的股东。工商信息显示,马家厨房为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大井头)全资子公司,后者由马云持股99.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来,马云相关企业在农业领域的实践颇多,已经在预制菜上游的渔业、农业等领域有所布局。
11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马家厨房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龙章路159号728室的注册地,发现此地为一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下午三时许,注册地的办公室内并无人办公。有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马云来此地开设公司的事情不甚了解,此处注册的公司大多为小微企业。
随后,记者又前往杭州大井头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文一西路998号1幢1202-1室的公司注册地。此地与阿里巴巴杭州园区仅一路之隔。
不过,记者抵达后却发现,本应是杭州大井头所在的1202室,现为一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的办公地。该公司人士否认其与杭州大井头共同办公,并表示,对方或只是注册在1202室。
尽管已从阿里巴巴隐退,但近几年人们仍不时从新闻中了解到马云的动态,其中不乏与农业、渔业相关的内容。记者梳理后发现,自2019年起,马云及阿里系相关企业已经在农业、渔业等板块有了诸多布局。
据证券时报报道,早在2019年,阿里巴巴即已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宣称通过构建数字化新价值链路,打通农业产业的“研-产-供-销-服”。
据中国农网,时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曾在2019年10月表示,数字农业事业部是阿里经济体助农的组织升级,将进一步聚合阿里经济体13个业务生态的力量,专注于中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9月,耕海牧洋(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水产养殖、渔业捕捞等。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45%)为海南云锋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后者由马云持股50%。
据公开信息,近两年间,马云还相继前往荷兰、日本、泰国等多个农业研究机构考察农业渔业技术。今年5月,日本东京大学宣布聘请马云为“东京学院(TokyoCollege)”的客座教授。该校称,马云将就重大研究课题提供建议和支持,并与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联合研究,尤其是在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域。2023年1月,马云到访泰国曼谷考察正大集团,而“农牧食品”正是正大集团核心业务之一。
复盘马云在农牧渔业的布局,杭州大井头是串联起各产业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杭州大井头新增多笔对外投资,包括今年7月成立的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和今年8月成立的一米八食品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不过,股权追溯后,一米八系列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一家注册在中国香港地区的企业。
据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行政执法局)网站,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在今年8月7日的一则发文中提及:“全力开展贻贝产业项目招引。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积极对接阿里巴巴旗下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来嵊开展贻贝全产业链考察,并就贻贝全产业链升级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着力推动该公司在嵊注册落地。”上述内容或可间接反映阿里巴巴与一米八系列公司之间的关联。
尽管争议与竞争并存,预制菜赛道仍是现阶段食品行业发力的主要领域之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川财证券研报认为,在行业政策扶持、冷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销售渠道不断丰富、B端和C端消费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参与玩家将进一步布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预制菜参与者众多,但截至目前,行业仍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尚未出现较多规模以上企业。
对于马家厨房的成立,11月24日下午,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通过微信对记者表示,马云的加入会引发整个预制菜赛道在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以及消费端的连锁反应。“因为马云涉及的产业比较多,板块也很多,那就是说它会形成自己的一个闭环。对于预制菜的整体运营以及To C端会起到非常大的加持作用。”
C端该如何发力?11月24日下午,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冯华青在微信中向记者分析称:“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与‘廉价低质’解绑,分化出更健康、更高端同时方便的预制食品新品类。相信这也是新入局企业考虑的重要路线之一。”
冯华青表示,预制菜领域尽管发展很快,消费者心目中却存在不少负面认知,尤其是针对B端的预制菜。“关注到在餐饮领域,近年来主打大厨现炒的餐厅反而更为红火。预制菜本身具有方便的属性,与现阶段年轻人生活模式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