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周新动态!新食材每周摘取预制菜行业近期大事件/新动态/新需求等资讯,分享给预制菜行业厂商,以供参考。关注新食材,了解更多行业新资讯!
火锅行业在2023年迎来消费回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24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与消费行为监测报告》。
市场规模:火锅行业增长态势明显,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6689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96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89亿元。火锅产业往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助推火锅产业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川渝系火锅(58.6%)和粤系火锅(42.3%)是较受消费者欢迎的火锅品类;超过50%的消费者在同学聚会和同事团建的情况下吃火锅;消费者选择火锅店时首要关注的是价格(62.3%)和品牌口碑(50.0%);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有下单火锅外卖的经历,并且有80.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火锅外卖。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新一代消费群体愿意尝试新形式、新口味的饮食产品,更注重火锅用餐体验。
火锅作为社交属性较强、符合减压经济特征的品类,行业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但菜品同质化、锅底同质化问题突出。未来,火锅品牌将专注于打造专属核心优势,在细分赛道发力,主打品牌差异性,让火锅食材回归本源和正宗,给消费者带来更放心的食用体验。在消费需求细分化、多元化趋势驱动下,品牌趋向精细化运营,将会涌现更多“火锅+”形式。
1月26日,据美团发布的中国精致餐饮报告显示,2023年精致餐饮门店数量持续增长,中餐是中国精致餐饮市场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类,2023年中式餐厅有2902家,较2021年同比增加近40%。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精致餐饮市场规模达665亿元,较2022年增加12%,反映出消费者精致餐饮需求依旧旺盛;中国精致餐饮门店数量为6835家,较2022年增加17%;中国精致餐饮客单价小幅下降约3%,反映出消费者追求仪式感与质价比兼顾的特征。
分地区看,华东地区精致餐饮门店数量占全国比例超40%,且同比增速21%,规模增长“双领先”;此外,华南与西南地区亦取得不俗增长,门店增速17%。从精致餐饮市场菜系分析看,中餐店数居首位,2023年中式餐厅2902家,同比2022年增加26%,与2021年相比增加近40%。日料、西餐以及其他菜系(包含东南亚菜、韩国菜、融合菜等)2023年门店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3%、-1%、24%。从中餐菜系细分看,2023年粤菜持续领跑精致中餐,本帮苏浙菜增长势头良好。其中,在无锡,中餐占据无锡精致餐饮市场半壁江山,而本帮苏浙菜在无锡中式精致餐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以闽菜、湘菜为代表的更多地方菜系迎来快速发展,彰显中国精致餐饮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消息来源:新京报)
最近,马云的一系列投资动作曝光,进军的全新赛道浮出水面。他新开的公司有“一米八”“马家厨房”,其中“一米八”旗下的子公司包括:海洋科技、农业科技、发酵科技、食品科技……“一米八”公司的多款国产深远海蛋白产品也已上线天猫、盒马销售。从这些进展可以看出,马云要做的并非此前传闻的预制菜,而是要用科技加持农业和食品行业。
据一米八公司发布的信息,“一米八”的使命是“让农业因技术创新更美好”,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农业的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高品质食材,让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据了解,“一米八”这个名字,也是源自马云说的“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到一米八”这一美好愿望。去年12月18日,“一米八”正式亮相杭州,推出舟山嵊泗列岛“一米八鲜活贻贝”、温州南麂列岛“一米八生冻大黄鱼”2款国产深远海蛋白产品。正如马家厨房此前辟谣的,马云做的不是预制菜。
预制菜国家标准正式进入倒计时。据报道,预制菜国家标准报送稿已经出炉,最快的话半年内便会有结果。其中变化包括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预制菜国家标准报送稿中另一显著改变在于,对预制菜的范围进行缩小,即食类/预制菜可能要被拿出去,即预制菜需要在加热后方可食用。这一变化,真正的价值在于突出了预制菜必须要经过二次加工的属性。
1月26日晚间,全聚德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00万元至6600万元,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而且显著超越2019年净利润水平。2023年,随着客流恢复,餐饮市场消费得到明显释放,叠加各类利好因素,餐饮市场迎来强势复苏。全聚德方面表示,公司坚持老字号“守正创新”工作主线,围绕年度预算目标,线上线下多渠道抢收创效,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去年,全聚德围绕年轻人的数字化消费需求偏好,从人、货、场三个基本要素和维度去进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一步拥抱新零售。从“人”的维度方面,全聚德通过独具特色的传承人授牌仪式,储备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人才;同时结合品牌IP“萌宝鸭”,打造“萌宝星厨”及品牌焕新IP传播矩阵,采取“线上视频+直播”、“线下巡演+教学”的形式传播品牌文化。从“货”的维度方面,全聚德聚焦菜品,坚持推出新菜单和季节菜,调整菜品结构;加快推进“餐饮产品食品化”,旗下多个品牌联合打造产品矩阵。从“场所”的维度方面,全聚德基于三大主力门店的场景再造,围绕年轻人群打造“产品+服务+场景”新格局,同时积极开设一系列新场景门店,升级全新餐饮消费体验。
1月26日晚间,顺鑫农业披露,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1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亿元-3.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4988元-0.337元。顺鑫农业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6.78亿元,同比减少21.46%;归母净利润亏损6.73亿元。表面来看,顺鑫农业2023年营收进一步下滑,净利润亏损有所好转。但是事实上并不是,顺鑫农业在公告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白酒业务盈利。公司其他业务受市场环境变化及行业周期性的影响,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低迷,报告期内亏损较大。
2024年1月以来,傲农生物已经连发4份债务逾期公告,债务本息从月初的3.66亿元上升至14.3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重,从14.61%上升至57.45%。
根据公告,截至2024年1月23日,该公司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3.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2.76%。加上这笔新增逾期债务,傲农生物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为14.38亿元(扣除已偿还部分),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7.45%。
当前,生猪价格依然低迷,上市猪企越卖越亏,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负循环直接体现在资产负债上。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傲农生物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9.41%,同比上升约10个百分点,为上市以来最高值。
1月24日,三全食品发布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显示,在当前竞争格局下,三全食品将聚焦内生发展为主的策略,近期推出了靓汤猪肚鸡预制菜肴产品。
对于如何应对当前竞争格局,三全食品答复称,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温和复苏阶段,消费市场趋向存量竞争格局。基于目前大环境,公司聚焦内生发展为主的策略,保持企业良好现金流。公司持续提升生产管理效率,提高产品、生产、渠道的协同作用,通过品类创新,渠道深耕,内部机制优化,打造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三全食品就旗下产品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牛羊肉系列产品肉源采自JBS、美利华等全球肉企巨头,保证品质及价格优势,产品类型由传统的肉卷、肉丸等产品逐渐向各类调理预制食材产品延伸。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变化,预制菜行业在品类及规模方面日益扩大并逐步规范,公司从预制食材切入,在肉制品及米面类产品上均有布局,同时也储备了多款预制菜肴类新产品。
近日,网红辛巴在直播中称“老干妈、奶粉都是预制菜”,1月22日,根据公开报道,针对辛巴的这一说法,有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原材料在产品背面标示得很清楚,油辣椒产品并不归类于预制菜,公司接到辛巴直播中提及的问题反馈后也在处理调查,如涉及侵权老干妈名誉,将会进行维权。对此,广州日报记者咨询老干妈淘宝官方店客服,客服也同样回应称:“老干妈不是预制菜。”
在2023年12月公布的“贵州百强企业”名单中,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位居第5,2022年营收52.6亿元,增长率为25.2%。2021年营收42.01亿元,营业额排名第11位,跌出前10。根据往年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老干妈的营收分别为45.5亿元、44.47亿元、43.28亿元、50.23亿元、54.03亿元。可见,2016年到2018年老干妈营收逐年下滑,2019年突破50亿元后,但2021年营收仅42.01亿元,跌至近年新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低。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逐步成为全国预制菜产业高地。广东预制“年菜”在走向大江南北的同时,正在迈向海外市场。2023年12月份,首届新西兰—中国商品博览会上,一款“发财猪手”在当地华人和华侨中引起了热烈反响。这道正宗的广东菜肴制作门槛较高,在海外难以吃到,而2024年春节,广东企业推出的预制“年菜”,将满足海外华人的“中国胃”。据悉,广东品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航空公司等各方资源,推动旗下“年菜”产品在2024年除夕前“飞往”新西兰,为新西兰华人增添更多“年味”。
此外,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致力于把“年菜”推向海外市场。该公司食品事业部国际贸易中心副总监黄洪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将鱼、虾、饺子等制作成为“年菜”,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海外客户的青睐,2024年1月中旬发往马来西亚等地。